抑郁焦虑

孩子,请让我来帮助你

    ——一例因友情导致抑郁情绪的个案 

常德天恩心理咨询中心  葛伶 

有人说,时间可以淡忘过去,但是却忘不了友谊。青春期的孩子,随着与父母情感和家庭依恋的逐渐淡化,逐渐将感情转移到同龄人的交往之中。他们力求在知心朋友中,得到理解与支持。特别当自己在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渴望能从真挚、纯洁的友谊中得到最有效的慰藉。

小雨是个外形帅气但有些内敛的男孩。小学六年,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是因为性格原因,他没有什么朋友。上初中后,他认识了班上一个同学,两人个性相投,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很有默契。久违的友情,让小雨倍感珍惜。有了好朋友的陪伴,小宇原本内向的性格也变得活泼开朗起来。可是,友情带来的美好校园生活在初三发生了转折。

小雨的好朋友在初三开学不久,不辞而别,老师只是在班上告诉大家他转学了。小雨打好朋友的电话,已经是关机状态,去好朋友家也是人去楼空。小雨突然又沉默下来了,他们之前有过约定,两人一起考重点高中,平时都是一起看书,一起讨论难题。在学生时代,有一个跟你志同道合的人为了目标一起努力真的很好。可是朋友突然不见了,这种感觉真的很难受。从那时起,小雨上课集中不了精力,特别容易分心,小雨开始有些郁郁寡欢,学习成绩急剧下降。最后,在初三中考,小雨只考取了一所普通高中。

进入高中后,小雨尽力调整自己的状态,在高一刚开学时成绩还不错,老师比较器重他,身边也有几个朋友,但是没有之前那个朋友的感觉。小雨一直在打听朋友的消息,但是依旧杳无音讯。突然有一天,他打听到朋友好像是因为重度抑郁,全家带他了去另外一个城市生活。

随着时间推移,小雨越发觉得内心越来空虚、孤独。他想找一个人倾诉,可是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学校都没有合适的人可以进行深度聊天

高二文理分科,小雨幸运的被分到重点班。高二学习压力急剧增加小雨的成绩下滑得很厉害,慢慢地,小雨成为了被老师忽视的群体。小雨想通过过努力提高成绩,但他发现身边的同学没有谁可以注意和帮助他。小雨越来越觉得觉得孤独无助。不知怎么办?有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他很想把这种情绪发泄出来,却一直没有找到倾诉的对象。

高二的期末考试结束,小雨的成绩特别不理想他想退学的想法非常强烈,但是父母却没有注意到他的想法。新学期开学后他的妈看小雨真的要放弃学业于是就找了小雨的班主任和年级主任轮番给做工作,都没有成功。小雨的年级主任有些恨铁不成钢,气急败坏地骂了小雨一顿。小雨更加坚定了退学的想法,他开始摆烂,整天在家看电视和玩游戏

看着小雨颓废的样子,父母这时才意识到小雨可能出现心理问题了。他们辗转反侧找到推荐的咨询师,在父母的强烈要求下,小雨走进了咨询室。面对温和且资深的心理咨询师时,小雨一下打开了心扉。

咨询师告诉小雨,他已经出现了抑郁情绪。当一个人长期处于抑郁情绪就会影响其生活、学习,更会侵害其身心健康,困此,要适当调节自己的情绪,如果因为一段很纯真的友谊而影响你的心理健康,那就把本应是甜美的东西变成苦的东西了。我们每一人都会遇到很多的挫折,不能遇到事情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回避,而应该更多的是正视是解决。情绪是可以调节的,回避不利于问题长远的解决。

第一次咨询结束时,小雨预约了下一次咨询。

《2022年青少年心理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约有14.8%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其中4.0%的青少年数亿重度抑郁风险群体,10.8%的青少年数亿轻度抑郁风险群体。作为孩子,他们面对学业、人际、生活等问题解决问题时,他们的能力是有限的。这时,我们的家长和老师老应该怎么更好的多帮到他们。

青少年的心理是敏感而脆弱的,特别是在校学习的过程中与同学交往的过程易产生多种心理障碍。老师是青少年在校学习期间最接近他们的人,应该通过不断的观察、主动的问询、直接的接触和同家长及时沟通等方式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对学生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做到早发现、早评定、早干预、早指引、早解决。教师就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有针对的对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和心理调整的教育,通过引导帮助青少年尽快适应环境,尽快进入学习状态,防止因学习和人际交往而产生心理隐患。  

作为家长,家庭作为青少年教育根基所在,帮助青少年在成长期树立良好的与人交往能力,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在对于孩子出现了不良情绪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有以下应对的方法。

首先,倾听孩子的心声。很对父母亲虽然注意到孩子有或多或少的情绪或行为问题,却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候,你可以试着询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令他感到不安,询问孩子正在面临的烦恼。工作之余,家长需要多抽时间与孩子相处,定时与孩子进行沟通,聊一聊最近的生活、学习、与好朋友之间的事情。沟通过程中学会换位思考,同理孩子的感受,给予孩子适度的支持和无条件的爱,让孩子信任父母。当他遇到困难,才会将父母当作倾诉对象。

其次,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父母要给予孩子温馨、完整的家庭氛围。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完整人格和优秀性格培养至关重要,能够给予孩子更多轻松快乐。良好的家庭气氛还能够培养孩子的灵活的交往能力。

最后,寻找积极的资源。有些父母的知识能力尤其教育专业知识能力有限。一方面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平时要加强自身学习。另一方面,当发现孩子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时,一定要寻求专业帮助。生活中很多不幸孩子的案例都是错过了最佳辅导帮扶时机,最终成为严重心理问题孩子,轻者荒废了学业,重者发生了自残自杀。

 

 


上一篇:二胎妹妹的抑郁 下一篇:亲人的离世让我成了抑郁问题女孩